首页 > 文章详情

印度新兴的消费阶层与城乡分化

作者:
K.L.沙尔玛
出版日期:
2011年10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8217字
所属图书:
金砖国家社会分层:变迁与比较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消费、生活方式和社会分层的研究进路分为三种:①马克思主义的,②韦伯主义的,③凡勃伦式的。根据马克思主义,消费涵盖了生产性消费和非生产性消费两大基本范畴。前者是人类存在所必需的,后者则包括了对消费品的消费,尤其是指统治阶级以及国家的非生产性部门的消费(Bottomore,1983:92-93)。进一步说,消费有心理和历史两个维度,这些都与“人类需求系统”相联系。需求由历史决定,源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阶级间力量关系的变化。马克思通过小资产阶级揭示了消费品和服务的“大众化”(popularization)。生产的资本主义体系操控了消费者。反过来,消费者又决定了生产的模式。在人类基本需求之外的任何产品,都成为可选的和人类的创造,依赖于能够为这些消费品出高价的特定人群的偏好和选择。这种消费使他们区别或区隔于普通大众或无产阶级。

关键词:

印度消费社会生活

作者简介:

K.L.沙尔玛:

文章目录
·消费、生活方式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联
·消费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消费和消费主义
·城乡之间的落差
·新兴的消费分层
·阶级、消费和生活方式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