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深圳市志愿服务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
黄晓鹏
出版日期:
2014年7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8686字
所属图书:
深圳社会建设与发展报告(2014)
摘要:

深圳是全国志愿服务的发源地之一,志愿服务经历了起步、推广、健全、提升等四个阶段,取得了全国领先的创新发展,这种发展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下,行动团体把握重大契机,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实现的。但也应看到,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深圳志愿服务事业仍然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通过专业化、制度化、社区化、信息化、国际化等途径谋求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新突破。

关键词:

创新发展深圳志愿服务

作者简介:

黄晓鹏:1975年生于广东紫金。1994年就读于中山大学市场营销专业,1998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1年就读于武汉大学经济法专业,2004年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民经济学专业,2007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共青团深圳市委办公室主任。主要关注领域是企业社会责任、收入分配、转轨经济、创业板市场监管等。曾在《中山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经济评论》、《制度经济学研究》、《新华文摘》等刊物上发表过论文。

文章目录
历程回顾
  • (一)率先探索社会化运作
  • (二)率先探索建立法制规范
  • (三)率先探索国际志愿服务交流机制
  • (四)率先探索志愿者长效激励机制
  • (五)率先探索志愿文化推广模式
  • (六)率先探索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
机理分析
  • (一)客观环境 独特的城市禀赋奠定了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良好基础
  • (二)制度安排 自下而上的内在制度和自上而下的外在制度共同构成了志愿服务的创新制度体系
  • (三)行动团体 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志愿服务创新发展
  • (四)重大契机 具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是推动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存在问题
  • (一)志愿服务供需信息不对称
  • (二)志愿者个人技能与志愿服务岗位不匹配
  • (三)志愿服务缺乏常态化的制度安排
  • (四)志愿服务视野不开阔
工作建议
  • (一)以专业化提升志愿服务“含金量”
  • (二)以制度化保障志愿服务“历久弥新”
  • (三)以社区化实现“志愿服务就在身边”
  • (四)以信息化促进志愿服务“触手可及”
  • (五)以国际化推动志愿服务“打开那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