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十三五”时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目标与对策建议

作者:
杨立雄
出版日期:
2015年4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2547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5)No.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的核心制度之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十二五”期间得到了进一步规范,队伍得到充实,保障人数趋于稳定,发挥了“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作用。本报告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提出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改革任务和改革措施。报告认为,“十三五”时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目标是:完善目标瞄准机制,完善保障标准及动态调整机制;加快最低生活保障一体建设步伐,探索合理的财政分担机制;完善工作激励机制,提升最低生活保障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

城乡统筹制度改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专业化建设

作者简介:

杨立雄:1968年生,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曾于2010年、2018年分别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多次应邀出席联合国、OECD等国际会议并做主题发言。专注于残疾人事业理论与政策研究,涉及残疾人社会政策比较、残疾人社会保障、残疾人劳动就业、辅助器具产业等,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8部,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残疾人家庭社会支持及案例库建设”的首席专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承担部委课题超过50项。承担的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次获得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文章目录
“十二五”时期最低生活保障进展和主要问题
  • (一)最低生活保障的主要进展
  • (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三五”时期最低生活保障改革任务
  • 1.经济新常态给最低生活保障改革提出了新挑战
  • 2.户籍制度改革给最低生活保障城乡统筹提出挑战
  • 3.贫困新变化给最低生活保障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 4.社会救助新理念给最低生活保障改革指明了新方向
“十三五”时期最低生活保障改革任务
  • (一)完善目标瞄准机制
  • (二)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方法及动态调整机制
  • (三)完善工作激励机制
  • (四)促进城乡统筹,加快最低生活保障一体建设步伐
  • (五)探索合理的财政分担机制
  • (六)提升最低生活保障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