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互联网与中国青少年:多维视角下的网络使用与网络安全》研究背景、目标和研究意义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年11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4299字
所属图书:
互联网与中国青少年:多维视角下的网络使用与网络安全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1.7-14
郭冉
田丰
朱迪
摘要: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精神带来愉悦和满足的同时,也会给我们的人身、精神和财产带来安全隐患。网络看似精彩万分、光怪陆离,但被技术光环遮蔽的风险和陷阱几乎无处不在,而青少年有时候就成为网络黑手眼中“待宰的羔羊”。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可能会遭受多种多样的网络风险和问题,比如网络暴力、网络色情信息、诈骗信息等的。因此,对于尚未发展出健全的人格、对网络负面信息不能免疫的青少年来讲,网络世界并不是绝对安全的。
关键词:
网络安全
青少年
网络环境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中国青少年网络使用与网络安全调查
《互联网与中国青少年:多维视角下的网络使用与网络安全》导言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研究报告
河南省网络安全与监管的现状分析与预测
重视网络应用平台在内容治理中的“级联效应”
黑龙江省住建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研究
2021年中国智慧社区网络安全风险与治理路径研究
2020~2021年河南网络安全助力科技强市——对山谷网安网络安全技术的调查
《民法典》视野下网络个人信息的民事保护——以北京市为例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网络发展和青少年网络使用
1.我国网民总数和互联网覆盖率大幅增加
2.谁在上网:中国网民性别和年龄结构
3.青少年网络安全及隐患
·
研究目标
·
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