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青少年网络使用与网络安全调查

作者:
朱迪 郭冉
出版日期:
2019年1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19533字
所属图书:
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青少年接触互联网不良信息、过度使用网络、沉迷电子游戏,以及相应引发的一些越轨和偏差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报告基于“2018年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查”数据,描述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总体状况以及面临的网络风险。研究发现,青少年对于社交网络的使用更频繁、更日常,所面临的色情、诈骗、骚扰等不良信息和风险也更多集中于社交网络;当遭遇各种类型的网络风险时,青少年的主要应对措施是不理会或直接进行网络投诉或者举报,很少选择与父母或长辈交流;影响青少年遭遇网络风险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同时也应认识到,青少年所面临的网络风险并不仅仅发生和作用于互联网场域,也是在其生活成长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甚至强化的,受到复杂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并且与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相伴随。

关键词:

网络安全未成年人留守儿童青少年网络风险

作者简介:

朱迪: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消费与文化社会学研究室主任(主持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消费社会学、青年与青少年、社会分层、新业态与新经济以及互联网与社会。主要研究成果:《“宏观结构”的隐身与重塑:一个消费分析框架》(论文)、《市场竞争、集体消费与环境质量——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混合研究方法的方法论、研究策略及应用——以消费模式研究为例》(论文)、《新中产与新消费——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阶层结构转型与生活方式变迁》(专著)、《骑手的世界:对新职业群体的社会调查》(合著)、《品味与物质欲望:当代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专著)。

郭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主要关注领域为人口老龄化、社会学量化研究方法、教育与社会分层。

文章目录
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总体状况
  • (一)青少年触网年龄集中在6~10岁,与父母同住者上网时长较短
  • (二)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常态:搜信息、写作业和看新闻
  • (三)青少年对影视音乐和动漫游戏的关注度高,性别差异显著
  • (四)青少年具有较强的网络使用能力,但呈现一定程度的网络依赖
青少年面临的网络风险分析
  • (一)有三成青少年遭遇过网络色情信息骚扰
  • (二)超1/3的青少年在网络上遇到过诈骗信息
  • (三)近三成青少年遭遇过网络暴力
  • (四)一成多的青少年遭遇到针对自身的网络骚扰
  • (五)超过八成的青少年有个人隐私保护行为
父母上网活动和子女教育
  • (一)青少年父母最常用社交网络和网络购物
  • (二)父母监管难以全面周密,真诚沟通最为有效
  • (三)超半数父母会举报网络不良信息
  • (四)女童父母针对网络骚扰和色情信息采取措施的比例更高
·研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