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不同城市类型青少年网络保护状况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年11月
报告页数:
39页
报告字数:
20647字
所属图书:
互联网与中国青少年:多维视角下的网络使用与网络安全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1.85-123
郭冉
田丰
朱迪
摘要:
不同城市类型的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体现为人群自身的差异,另一方面也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密不可分。因而,针对青少年网络保护的举措就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类型、级别来加以区别,根据不同城市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风险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来分别加以实践。
关键词:
青少年
城市类型
网络保护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青少年网络使用和保护研究报告
2019年中国当代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
未成年人网络活动保护的法律比较分析
不同居住类型青少年网络保护状况
2020年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网络保护
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保护规制体系:全球视野与国际比较
2021~2022年中国未成年人数字生活与网络保护报告
2022年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网络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视角下平台内容治理义务变迁研究
贵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做法与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文章目录
网络使用情况
1.青少年上网时间远大于线下运动时间
2.重学习轻娱乐:青少年学习负担仍然过重
3.青少年每天参加集体活动时间高于参加志愿或公益活动时间
4.与父母同住比例随城市级别降低而降低
5.父母受教育程度随城市级别下降而下降
6.四线城市女性青少年比重相对较低
7.手机是最主要的上网设备,占有九成比重
8.在网吧上网比例与城市经济实力成反比
9.一线和准一线城市青少年普遍更早接触网络
10.主要关注影视、音乐和体育、游戏
11.城市级别不仅体现经济差距,也体现教育和人才培养差距
12.网络导航和支付不是青少年主要关注的服务内容
13.青少年倾向于即时联络的互动型社交
14.短视频较为火爆,城市级别的差距有规律性
15.青少年上网帮助他人的机会并不多,频率也低
16.绝大多数青少年具有良好的网络使用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
网络风险
1.青少年网络依赖程度与城市级别呈现负相关
2.遇到过色情信息的概率随着城市级别下降而上升
3.通过社交软件、短视频和网络社区遇到色情信息比例过半
4.网络投诉是处理色情信息的主要途径
5.青少年遇到诈骗信息的可能性与城市级别呈现负相关
6.社交环境(社交软件、社区)更容易发生诈骗
7.网络投诉和告诉父母是处理诈骗信息的主要途径
8.超过四分之一的人遇到过暴力信息
9.网络暴力具有普遍性,二三线城市偏高
10.遭受过各种形式的不良信息骚扰比例随着城市级别的下降而上升
11.一二线城市保护行为得分明显优于三四线城市
父母教育
1.三四线城市青少年与父母(监护人)同住比例较低
2.超过九成的监护人有上网习惯
3.社交、网购和导航是青少年的监护人上网主要做的事情
4.博弈:父母限制上网比例高,子女听从比例低
5.二线城市青少年就网络欺凌与父母沟通比例较高
6.准一线城市父母就网络欺凌举报比例最高
7.三线城市青少年就色情信息与父母进行交流的比例较低
8.四线城市青少年父母亲自解决诈骗问题的比例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