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现阶段公办养老机构转制经验及问题

作者:
王莉莉
出版日期:
2019年3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字数:
24189字
所属图书:
公办养老机构转制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推进的过程,涉及转制方式、人员安置、国有资产管理、服务质量监管、风险防控等多个方面。我国推进公办养老机构转制仅两年的时间,无论是在政策理念上,还是在操作实践上,都还没有充足的积累与明确的模式。各地在推进公办养老机构转制的过程中,大多是先行先试,边实践边摸索边总结,在公办养老机构职能定位、服务人群、筛选标准、价格管理、资产评估、人员分流、监管指导等方面,各地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逐渐形成属于本省本地的一些经验特点,总的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

养老服务养老机构转制

作者简介:

王莉莉:博士,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老龄产业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老龄产业、老龄服务、老龄经济、老龄政策。长期从事老龄问题研究,先后主持、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科研专项、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4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编著、专著、译著多部,先后荣获“2015年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第六届“优秀皮书报告奖”三等奖、2018年全国老龄办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2019年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第八届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报告类二等奖),撰写的报告《我国老龄产业发展趋势、问题与对策建议》获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同志重要批示,并转发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民政部、全国老龄办等相关部门,研究成果对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公办养老机构转制经验
  • 明确了公办养老机构的职能定位
  • 完善了公办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分类与评估机制
  • 以“公办/建民营”为主要形式实行多元、渐进式转制
  • 在转制过程中审慎选择社会经营主体
  • 积极探索公办养老机构的价格机制改革
  • 妥善处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与不流失
  • 多种渠道解决公办养老机构的人员分流问题
  • 将转制纳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整体布局
  • 在转制过程中突出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与护理功能
  • 积极培育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市场发展
第二节 现阶段公办养老机构转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对公办养老机构转制的认识仍未统一
  • 现行政策体系难以满足公办养老机构转制需求
  • 转制后政府与运营方之间的关系定位仍不清晰
  • 公办养老机构公益性养老服务作用发挥仍不平衡
  • 转制过程中涉及的国有资产管理与人员分流问题突出
  • 公办养老机构转制的专家队伍与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 公办养老机构转制后的服务监管体系尚不完善
  • 农村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条件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