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政府在“三社联动”中的双重目的及其影响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7292字
所属图书: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76.2万个,比2016年增长8.4%,其中社会团体35.5万个,基金会630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40.0万个。70490353从数量和规模上看,社会组织发展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社会组织要实现组织目标,发挥自身功能,必须进入特定的场域中,如城市或农村的社区、单位与网络等。而单位的封闭性、网络的虚拟性无疑增大了社会组织进入与行动的难度,因此,社区实际上是社会组织谋求活动开展、功能发挥与目标实现的最重要场域。

从政府角度看,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的末梢,行政化了的社区事实上扮演着“丰富基层社会管理方式、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增强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强化基层社会管理效果”的支点性角色。因此,社区“处于国家与社会交汇点并衔接科层体系与社会网络的位置”70490354。对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战略部署。2013年11月,民政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联动服务机制(“三社联动”)。围绕该意见,许多地方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验和模式。

关键词:

政府部门三社联动双重目的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何谓“三社联动”
  • 1.政策意图
  • 2.“三社联动”的结构安排
  • 3.运作过程
“三社联动”中的政治引导目的
  • 1.政策意图
  • 2.政治引导逻辑
  • 3.运作过程
“三社联动”中的公共治理目的
  • 1.政策意图
  • 2.公共治理逻辑
  • 3.运作过程
·“三社联动”中政府双重目的的实现
“三社联动”影响分析
  • 1.对政府与社区的影响分析
  • 2.对社区居民的影响分析
  • 3.对社会力量的影响分析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