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进入转型期,社会问题和民生要求日益层次化和复杂化,对社会福利、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系统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势在必行。政府向社工机构公开购买服务,其形式主要包括项目竞标投标、机构承接政府部门的项目委托和参加公益创投活动。目前,我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稳步发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从宏观层面上看,问题集中在服务资源缺乏、服务能力有限、机构自主性弱、法制不健全等;从微观层面上看,问题集中在社会工作服务资金短缺、志愿服务不足等。
本文在4Ps理论的视角下借助分析两个非营利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服务项目的运作过程,并做对比,总结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缺乏资金和志愿者。确定社会工作服务面向社会营销和推广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唤起社会大众包括经济企业等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同情心,以取得他们对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在资金和人力方面的支持。根据营销学理论相关策略,提出整合提高我国社会工作机构整体营销能力的建议和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机构的经营管理能力、宣传和推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