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三社”联动之“项目式”联动:成都实践
作者:
许亚敏
原珂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28782字
所属图书:
“三社”联动机制建设与协同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2.81-115
许亚敏
原珂
摘要:
社区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社区是各类社会组织的生长点与落脚点。项目(式)作为社会组织运作的一种方式,是开展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的有力抓手。有学者曾断言,项目(式)的社会组织治理将成为贯通国家与社会、实现监控与服务的国家治理模式。本文主要通过考察成都市武侯区以社会组织为载体的“项目式”三社联动实践,尝试对其联动方式及其运行机制进行归纳、提炼,并分析其成效。
关键词:
社区治理
成都
社工机构
“三社”联动
“项目式”联动
作者简介:
许亚敏:
原珂:
相关报告
“三社”联动机制建设与协同治理导论
“三社”联动之“嵌入式”联动:天津实践
“三社”联动之“引领式”联动:武汉实践
“三社”联动之“平台式”联动:广州实践
“三社”联动之“枢纽式”联动:深圳实践
实践反思:“三社”联动成效及其不足
他山之石:发达国家与我国港澳台地区社会治理经验启示
本土策略:“三社”联动的中国实践方略
“三社”联动机制建设与协同治理结论与展望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三社”联动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项目式”三社联动概述
第二节 武侯实践:“项目式”三社联动
成都武侯区及其社区发展基本概况
武侯区“项目式”三社联动特色
武侯区“项目式”三社联动运行机制
第三节 简要评价
主要成效
存在问题
第四节 延伸案例:上海市静安区曹家渡街道、徐汇区徐家汇街道和济南市市中区四里村街道实践
上海市静安区曹家渡街道和徐汇区徐家汇街道实践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四里村街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