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三社”联动之“平台式”联动:广州实践
作者:
许亚敏
原珂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字数:
22050字
所属图书:
“三社”联动机制建设与协同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2.149-176
许亚敏
原珂
摘要:
构建多元参与的“三社”联动网络,需要一个各方力量汇集的网络平台,通过这一网络平台,才能实现上下(政府-社区)协同共治、内外(政府-社会)良性互动,发挥平台作为联动“纽带”的重要功能。所谓平台,通常是指具有一定功能的载体。而网络平台,则是具有一定功能载体的系统。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广州市“三社”联动实践之纽带,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运行体系,发挥汇聚各方力量的平台功效,从而将社区内的不同主体纳入其网络之中。在此,本文重点介绍广州市越秀区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聚合点的“平台式”三社联动实践方式及其运行机制。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广州
社工机构
“三社”联动
“平台式”联动
作者简介:
许亚敏:
原珂:
相关报告
“三社”联动机制建设与协同治理导论
“三社”联动之“嵌入式”联动:天津实践
“三社”联动之“项目式”联动:成都实践
“三社”联动之“引领式”联动:武汉实践
“三社”联动之“枢纽式”联动:深圳实践
实践反思:“三社”联动成效及其不足
他山之石:发达国家与我国港澳台地区社会治理经验启示
本土策略:“三社”联动的中国实践方略
“三社”联动机制建设与协同治理结论与展望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三社”联动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平台式”三社联动概述
第二节 广州实践:“平台式”联动
广州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基本概况
“平台式”三社联动特色
“平台式”三社联动运行机制
第三节 简要评价
主要成效
存在问题
第四节 延伸案例:北京市东城区实践和宁波市海曙区实践
北京市东城区实践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