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近30年来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宏观背景

作者:
翟振武 陶涛
出版日期:
2009年11月
报告页数:
33页
报告字数:
29201字
所属图书: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30年来,我国的人口发展出现了新的特征,那就是出生性别比的逐渐升高及大范围、长时期高位运行。学界一致认为,该比例的失衡是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长时期互相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探讨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之间的独立关系,必须将二者的关系置于我国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政策背景之中。这是因为,与生育政策的推行、出生性别比失衡等现象同步的是,1980年代后,我国也经历了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人口转变、技术更新。这些现象在时间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它们一方面可能直接影响出生性别比的失衡,另一方面也会干扰和调节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的关系,强化或弱化政策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本章介绍过去30年相关的社会背景,包括经济的转轨、社会制度与习俗的转变、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人口的转变、生育政策的调整、性别选择技术的进步以及政府的舆论与干预。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我国过去几十年中特定国情的一部分,并且不同程度地对出生性别比的升高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背景介绍主要关注这些因素中可能与生育政策和(或)出生性别比有关的内容。
关键词:

宏观背景出生性别性别失衡

作者简介:

翟振武:0 翟振武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获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社会学硕士,1989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人口计生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人口与发展、人口政策、人口经济学。

陶涛:2006级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柳木华副教授。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经济转轨
  • 农村地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私营经济的发展
  • 经济结构的改变
  • 国民经济的繁荣
第二节 社会转型
  • 教育事业的发展
  • 女性就业机会的改善
  • 社会保障事业的进步
  •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三节 文化制度
  • 文化、生育文化的界定
  • 父权体制
  • 父系继承制
  • 从夫居制
第四节 人口转变
  • 生育率和婴幼儿死亡率的下降
  • 人口流动与城市化
  • 家庭结构变迁
第五节 生育政策
  • 1950~1970年代——政策从允许节育、鼓励节育到号召节育,出生性别比保持正常
  • 1980年代——政策上开始推行节育、控制人口数量,出生性别比开始升高
  • 生育政策的地区差异及其性别短视特征
·第六节 技术进步
第七节 政府干预
  • 法律法规
  • 政府活动
  • 各类组织的贡献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