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问题与对策

作者:
段成荣 吕利丹 王宗萍 郭静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7441字
所属图书: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8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文章利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概括和分析全国流动儿童的人口学特征、迁移特征和受教育状况等关系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情况。流动儿童规模庞大、增长迅速且分布高度集中,多数来自农村;跨省流动儿童约占1/3;他们作为父母的随迁者已属于长期流动的人口;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有所好转,但情况依然不乐观,仍然有2.94%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流动儿童未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问题亟待解决。文章期望能为流动儿童各方面问题的解决提供基本的依据。

关键词:

流动儿童受教育情况人口学特征流动特征

作者简介:

段成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吕利丹: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与发展、人口迁移与儿童发展。

王宗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郭静: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

文章目录
资料来源和概念界定
  • (一)资料来源
  • (二)概念界定
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
  • (一)全国0~17岁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人
  • (二)年龄结构
  • (三)性别结构
流动儿童的流动特征
  • (一)流动儿童地区分布高度集中
  • (二)部分地区流动儿童在当地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很高
  • (三)各省流动儿童的类别构成差异较大
  • (四)跨省流动儿童多来源于中西部落后地区,集中居住在东部发达地区
  • (五)流动儿童多属长期流动
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
  • (一)学龄前教育情况
  • (二)义务教育情况
  • (三)高中教育情况
结论和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