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私”场所与“公”场所的安全:职业安全、公共安全的界定与甄别

作者:
翁翼飞
出版日期:
2021年9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5608字
所属图书:
风险治理的多维探索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职业安全是劳动者在作业场所中的安全与健康,公共安全是公民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所需的安全、稳定的环境和秩序。职业安全的主体是企业,公共安全的主体是政府。职业安全的客体是职业场所的安全和健康问题,公共安全的客体包括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安事件。职业安全是准公共品,公共安全是公共品。职业安全管理属企业管理范畴,采用B途径实现;公共安全管理属公共管理范畴,采用P途径实现。总之,职业安全与公共安全分别是“私”场所与“公”场所的安全,政府应视情况促成或阻止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嬗变)。

关键词:

公共安全企业管理职业安全职业场所

作者简介:

翁翼飞:应急管理部培训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安全监管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文章目录
职业安全、公共安全的基本内涵
  • (一)职业安全的基本内涵
  • (二)公共安全的基本内涵
职业安全、公共安全的主体
  • (一)职业安全的主体
  • (二)公共安全的主体
职业安全、公共安全的客体
  • (一)职业安全的客体
  • (二)公共安全的客体
职业安全、公共安全的产品属性
  • (一)职业安全的产品属性
  • (二)公共安全的产品属性
职业安全管理与公共安全管理
  • (一)职业安全管理
  • (二)公共安全管理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