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生产组织形式变迁过程中的劳动者主体性建构——基于“珠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比较

作者:
张书琬
出版日期:
2021年5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129字
所属图书:
社会发展与中国现代化新征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大转型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条件下生产组织方式正发生着激烈的变革,外包、授权、分包、中间商等形式变现出生产结构的多样转型。其中,信息科技的发展是一大推动力。互联网经济下劳动者的生产场所和劳动关系都发生深刻的变化。生产中各主体界限的模糊和功能的分化使得劳动者的主体性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组织生产形式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劳动者的主体性如何得以建构成为组织研究和劳动关系研究的核心关注。以珠江模式和苏南模式为例,梳理生产组织形式的演进逻辑,尝试厘清劳动者主体性建构的脉络,并反思劳动者的主体性发展对生产组织形式演变的影响。通过对新兴平台经济的观察发现平台经济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对劳动者主体性建构产生的影响非常复杂,所以新形势新业态中的劳动者主体性需要实践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
关键词:

苏南模式劳动者珠江模式主体性建构生产组织形式

作者简介:

张书琬:

文章目录
工业化驱动下生产组织形式变革和劳动者
  • (一)“珠江模式”:从“三来一补”到“腾笼换鸟”
  • (二)“苏南模式”:从乡镇企业到外向型战略
·拒绝和嵌入:劳动者的主体性建构和生产组织形式变迁
·平台经济为劳动者主体性建构带来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