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城市变迁与城市社会学理论

作者:
王天夫 肖林
出版日期:
2021年4月
报告页数:
45页
报告字数:
40404字
所属图书:
转型时期的城市空间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城市是中国经济的发动机,城市的改革发展是中国社会充满活力的显著表现。当越来越多的投资倾注到城市里来之后,城市不仅创造出新的产业、新的就业机会、新的资本市场等,而且其本身也在这样的变革大潮中被改造了。本书选取北京市什刹海四十多年来的改建历程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这一地点与区域在地理外貌、社会功能以及文化特征等方面的变化过程,讨论其中各种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力量在这几十年来的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来尝试回答城市变迁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本书有两个可以分开但又紧密相连的主题:一是在理论讨论中,提出一个转型时期城市空间如何构建出来的理论解释框架;二是在经验论证中,利用作为一个城市空间中颇具特色的地点——什刹海——几十年来的变迁过程,来具体说明这一理论解释框架的适用性。
关键词:

城市化城市社会学城市变迁

作者简介:

王天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兼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与流动、城市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及数字社会等。

肖林:2009年获得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城市社会学研究室(原组织与社区研究室)副主任,民政部“全国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研究方向:城市社会学和社区研究。曾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学评论》《南京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关于城市社区治理方面的学术文章。

文章目录
·日新月异的城市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 (一)飙升的城市人口
  • (二)城市空间的扩大
  • (三)城市的趋同与多样性
解释城市的变化
  • (一)城市社会学的理论
  • (二)理论的比较
解释城市变迁的策略选择
  • (一)构建理论解释的策略
  • (二)找寻机制
  • (三)回归到地点与空间的概念
·本书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