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媒介、个体与社会文化转型:国内虚拟社区研究
作者:
刘华芹
姜兆艺
出版日期:
2021年7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4486字
所属图书:
人类学与中国社会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7.83-98
周大鸣
摘要:
互联网兴起后虚拟社区在我国迅猛发展。本文介绍了虚拟社区的概念、特征、类型与功能以及用户群。本文还分析了不同媒介虚拟社区,如:论坛、博客、微博、微信。虚拟社区打破了地缘的束缚,但并没有取代地缘关系。虚拟社区中体现的人际关系也并没有替代原有其他关系,相反,对于原有关系至少是一种维持(如果没有加强的话)。虚拟社区还创建了大量的弱关系。
关键词:
社团
网络空间
人际关系
作者简介:
刘华芹:
刘华芹,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姜兆艺:
姜兆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网络空间下中国民族主义愤青浅析
浅析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
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不可欺以方圆
网络不文明话语:产生机制、社会效果及全球治理
转型国家的公民社会:中国的社团
德国财团法人制度的发展——以德国《民法典》及柏林邦财团法为中心
论农会公法人及其制度的建构
东南亚华侨华人社团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城市劳动力的社会组织参与
澳门社团发展与社会政治生态变化分析
文章目录
·
引言:现实社区的衰弱与虚拟社区的大爆炸
虚拟社区的概念、特征、类型与功能
(一)虚拟社区的概念
(二)虚拟社区的特征
(三)虚拟社区的类型
(四)虚拟社区的功能
虚拟社区的用户群及不同媒介虚拟社区研究
(一)用户分类研究
(二)不同媒介虚拟社区研究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