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不文明话语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勾勒网络不文明话语的国际研究动态,以推动我国网络不文明话语的治理和理论发展。研究发现,尽管网络不文明话语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其通常包含措辞强烈的脏话、人身攻击、仇恨言论等。网络不文明话语的产生机制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前者是指网络的匿名性和媒体因素,而后者主要涉及人格特征、媒体使用习惯、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等。接触网络不文明会引发受众的负面情绪,从而对其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意见气候感知、议题卷入度等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未来本土研究应集中关注我国网络不文明话语的产生机制、社会影响及协同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