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8~2020年北京市新型网络钓鱼犯罪的预防与规制

作者:
张修齐
出版日期:
2021年7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1178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0~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新型网络钓鱼犯罪具有利用木马病毒实施犯罪、设立钓鱼网站实施犯罪、制作链接诱饵实施犯罪等几种常见类型,北京市在犯罪行为模式、触犯罪名等领域与全国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具有自身特点。应当基于情境性犯罪预防理论,从把握网络钓鱼犯罪规律提升预防针对性、遏制上游或关联犯罪、斩断利益链条阻断诱发犯罪因素、加大司法解释力度应对疑难争议问题、充分运用教义学理论发挥法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犯罪预防与规制。

关键词:

网络犯罪钓鱼链接木马病毒钓鱼网站

作者简介:

张修齐: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综合治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前警官,8年公安工作经历,20年法律法学研究与实务经历,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首都法学法律高级人才库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刑法所兼职研究员;亚洲犯罪学研究会终身成员。在《法学家》《政治与法律》《中国刑事法杂志》等CSSCI期刊及《经济日报》《法治日报》《检察日报》《人民法院报》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的生态环境刑法现代转型研究”,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环境案件中的刑行交叉问题研究”“金融创新视野下刑法分则适用问题研究”“金融犯罪研究”“金融刑法适用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

文章目录
新型网络钓鱼犯罪的常见类型与问题分析
  • (一)利用木马病毒实施犯罪
  • (二)设立钓鱼网站实施犯罪
  • (三)制作链接诱饵实施犯罪
预防规制网络钓鱼犯罪的对策思考
  • (一)把握网络钓鱼犯罪规律提升预防针对性
  • (二)加大司法解释力度应对疑难争议问题
  • (三)充分运用教义学理论发挥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