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张修齐
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
个人简介: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综合治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前警官,8年公安工作经历,20年法律法学研究与实务经历,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首都法学法律高级人才库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刑法所兼职研究员;亚洲犯罪学研究会终身成员。在《法学家》《政治与法律》《中国刑事法杂志》等CSSCI期刊及《经济日报》《法治日报》《检察日报》《人民法院报》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的生态环境刑法现代转型研究”,北京社科基金项目“环境案件中的刑行交叉问题研究”“金融创新视野下刑法分则适用问题研究”“金融犯罪研究”“金融刑法适用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

  •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0~2021)
    殷星辰 杨慧 张修齐 李会彬 副主编 ; 袁振龙 主编 出版时间: 2021年07月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主持编撰的北京社会治理工作的年度系列报告,由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和智库的专家结合北京社会治理最新情况和数据联合撰写。本书分为总报告、社会组织治理篇、人口问题治理篇、违法犯罪治理篇、网络社会治理篇、矛盾纠纷治理篇、城市安全治理篇和基层社会治理篇,运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大数据分析等方法,对2020年北京市社会治理各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梳理和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成因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分析。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谋篇之年,更是北京社会治理工作经受重大考验的一年。在党建引领下,市、区、街道和社区各级党委积极发挥统领作用,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提升了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精细化、法治化和长效化水平,深入探索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北京模式。一是积极推进党建引领的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了防控的“四方责任”,其间共有9.9万名市区干部、4.2万名街乡干部、43.3万名在职党员下沉防控一线,堵死基层疫情防控漏洞。二是社会治理体系法制化和系统化程度大幅提升。相继出台《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尤其是《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将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以法规形式固化。三是通过抓好两件“关键小事”提升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通过生活垃圾的管理,促进了市民文明习惯的“软着陆”。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物业服务覆盖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任务超额完成,通过健全的体制解决了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四是社会组织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建成了以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为领导核心、以联合党委为四梁八柱、以社会组织党支部为基层基础的党建工作体系,形成了社会组织党建的“北京方案”,市、区、街道三级社会组织支持平台提升了社会组织服务的针对性、合规性和专业性。五是提升了平安北京建设的法制化水平。2020年9月颁布《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进一步加强了公共卫生应急法治保障体系建设,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制度支撑。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着力防范了重大安全风险,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显著下降。六是坚决严打网络犯罪活动,发现并消除各类网络安全隐患漏洞,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北京按照“净网2020”专项行动工作部署,深挖一批违法犯罪链条、铲除一批网络黑灰产平台、发现行业监管漏洞。北京开发“全民反诈”App,提升了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能力。依托“网上北京市公安局”,持续推进备案预约平台在全市范围内上线运行。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北京社会治理还存在党建引领有待深化、社会组织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社会动员能力有待强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有待加强、城市安全体系有待完善、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亟须提升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报告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社会动员体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强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 2018~2020年北京市新型网络钓鱼犯罪的预防与规制
    出版时间: 2021年07月
    新型网络钓鱼犯罪具有利用木马病毒实施犯罪、设立钓鱼网站实施犯罪、制作链接诱饵实施犯罪等几种常见类型,北京市在犯罪行为模式、触犯罪名等领域与全国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具有自身特点。应当基于情境性犯罪预防理论,从把握网络钓鱼犯罪规律提升预防针对性、遏制上游或关联犯罪、斩断利益链条阻断诱发犯罪因素、加大司法解释力度应对疑难争议问题、充分运用教义学理论发挥法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犯罪预防与规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