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公益力量参与中国乡村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作者:
董强 黄琛丹
出版日期:
2021年9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3481字
所属图书:
公益乡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讲述了公益力量参与中国乡村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首先,本文将公益力量参与中国乡村发展建设的历程分为四个阶段,阐述了这一段时期公益力量在乡村发展中的贡献。其次,本文介绍了公益力量介入乡村发展的权力维度和孕凝聚维度的两类方法论。再次,本文总结了公益力量参与中国乡村发展的成效与问题,认为公益力量在不断参与乡村发展的过程中,拓展了其行动空间,但也面临着重要挑战。最后,本文指出,互动、互补、互塑的新型合作关系,将为公益力量开拓新的行动空间,使之成为国家的有力助手,并将促进国家与农民间构建更加平等的权利关系。
关键词:

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公益力量新型合作

作者简介:

董强:董强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公益组织国际化研究中心主任。新泽西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16年)。《公益慈善周刊》创始人。勐腊小云助贫中心理事长、总干事。国际第三部门研究学会(ISTR)会员、非营利组织与志愿行动研究协会(ARNOVA)会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CAOSS)慈善分会理事、第九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清华大学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公益组织与城乡治理、公益组织国际化、公益组织管理。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近三十篇文章。代表性著作:《民间组织参与国际发展:欧洲与中国》(2020年)、《有效合作之道:合作优势理论与实践》(2019年)。

黄琛丹:黄琛丹,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公益力量参与中国乡村发展的关键历程
  • (一)公益力量参与中国乡村发展的第一波(1981—1994)
  • (二)公益力量参与中国乡村发展的第二波(1995—2007)
  • (三)公益力量参与中国乡村发展的第三波(2008—2013)
  • (四)公益力量参与中国乡村发展的第四波(2014年至今)
公益力量参与乡村发展的方法论分类
  • (一)权力维度的方法论:赋权为主导
  • (二)凝聚维度的方法论:合作为主导
公益力量参与中国乡村发展的成效与问题
  • (一)公益力量参与中国乡村发展的成效
  • (二)公益力量参与中国乡村发展的问题
·公益力量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