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9~2021年陕西省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践调研报告

作者:
毛瑛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
报告页数:
47页
报告字数:
31128字
所属图书:
中国医疗保障发展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重特大疾病是城乡居民最大的后顾之忧,重特大疾病保障则是评价医疗保障制度效果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化解重特大疾病风险是十分重要的目标任务。本报告立足陕西省,通过对陕北、关中、陕南等样本地区的深入调查,获得了第一手材料,并得出了现行医疗保险与救助制度在保障重特大疾病方面所起作用的基本结论。研究发现:多主体多层次保障体系尚未形成,制度之间的衔接并不充分;特定病种保障水平较低,门诊补偿成为制度漏洞;制度缺乏长效筹资机制,基金可持续性较差;信息系统不统一不完善,医保大数据优势难以发挥。为此,需要加强多主体多层次制度建设,提升政策衔接水平;提高住院实际补偿比例与重特大疾病门诊待遇;拓宽制度资金来源,提高制度保障可持续能力;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制度化与补充性保障一体化。

关键词:

陕西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多层次体系

作者简介:

毛瑛: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健康保障。

文章目录
样本地区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现状
  • (一)陕北样本地区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现状
  • (二)关中样本地区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现状
  • (三)陕南样本地区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现状
样本地区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问题分析
  • (一)总体评论
  • (二)多主体多层次保障尚未形成,制度衔接不充分
  • (三)特定病种保障水平较低,门诊补偿成为制度漏洞
  • (四)制度缺乏长效筹资机制,基金可持续性较差
  • (五)信息系统不统一不完善,医保大数据优势难以发挥
健全陕西省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政策建议
  • (一)加强多主体多层次制度建设,提升政策衔接水平
  • (二)提高住院实际补偿比例与重特大疾病门诊待遇
  • (三)拓宽制度资金来源,提高制度保障可持续能力
  • (四)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制度化与补充性保障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