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宁夏科技志愿服务案例报告

作者:
尚甲 郑念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1579字
所属图书:
科技志愿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科协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成员单位,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一直积极探索将科协特点和优势有机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路径。作为国内科技志愿服务的践行主力,中国科协将大兴科技志愿服务作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举措,开创推进了科技志愿服务特色品牌“智惠行动”,广泛开展科技培训、科普赋能等科技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的队伍建设、项目管理、供需改革、理念弘扬等多方面探索出有效路径,为国内科技志愿服务乃至志愿服务体系走向完善积累了宝贵经验。本章通过对宁夏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试图摸清宁夏作为西部省份,其科技志愿服务积累的经验和成效,发现制约科技志愿服务进一步成长和生效的主要因素,并依据各方现实提出可行性建议。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典型代表座谈、实地调查、人类学访问等方式展开。
关键词:

科技志愿服务志愿组织

作者简介:

尚甲: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研究方向为科技传播、科普政策等。

郑念:男,1963年出生,安徽歙县人。1988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研究生毕业。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三级)。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中心兼职研究员。《科普研究》副主编。中国无神论协会理事、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国际探索中心中国分部执行主任。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调研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央党校中国市场经济报社,从事研究、采编、管理等工作。编辑、出版论著(专、合)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教育、科普评估研究、科普人才研究、科学理性、科学素养和防伪破迷等研究。开拓性地创建了科普监测和效果评估理论,负责搭建了弘扬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的国际合作平台。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30余项,编辑出版论著(专、合)2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0余篇,包括EI、CSSCI、ISTP等。出版成果总字数达到千余万字。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余项。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教育、科普评估理论、科普人才、科学理论、科学素养、防伪破迷等,承担的主要课题有科学文化建设研究、科普监测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科普人才研究、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研究。

文章目录
·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其科技志愿服务开展基本概况
宁夏科技志愿服务发展特色分析
  • (一)科技志愿服务初具群众影响力
  • (二)科技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的重要内核
  • (三)“三长”全覆盖或成为可推广的志愿服务组织经验
  • (四)“产业+科普”科技志愿服务新思路直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主要问题
  • (一)对科技志愿服务的保障仍不充分不平衡
  • (二)科技志愿服务人才质量有待提升
  • (三)行政化组织与激励机制不完善的矛盾明显
  • (四)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不足
  • (五)科技志愿服务在价值引领、文明建设等高层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比较有限
对策建议
  • (一)加强志愿组织能力建设
  • (二)重视志愿服务理念传播和实用技能培育
  • (三)寻求建设志愿组织长效机制
  • (四)创新志愿活动实践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