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实证结果三:中国老年人口工作史的回溯分析

作者:
徐茅娣
出版日期:
2022年3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4268字
所属图书:
老有所为:中国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行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章展现了中国老年人口的工作史。和西方情境相比,我国有其独特的经济和社会福利体系,也有着特殊的工作和性别分工观念,而且在过去六十年间经济和社会的转型速度和幅度都很大。本章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口的工作轨迹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从城乡差异来看,当前老年人口的工作轨迹被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深刻塑造,而且这种塑造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一直持续。在工作史的变化速率上,一方面,工作史存在去标准化现象,主要体现为经济活动类型多样化增加,计划经济对个人工作史的影响逐渐弱化。另一方面,工作史间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仍然显著。此外,个人特征和生命历程轨迹之间有稳定而强烈的联系,这种联系在工作和家庭领域都存在。
关键词:

城乡差异老年人口性别差异工作史

作者简介:

徐茅娣:辽宁本溪人。2019年9月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老年学方向)。自2020年起任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口老龄化、晚年不平等与生命历程分析等。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数篇,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省部级与国家级课题。

文章目录
·第一节 说明
·第二节 工作史的城乡差异与性别差异
第三节 工作史的典型特征:组内异质性
  • 城镇居民工作轨迹的典型特征
  • 农村居民工作轨迹的典型特征
  • 个人特征与工作轨迹
第四节 工作史的队列差异:去标准化
  • 城镇居民工作史的队列差异
  • 农村居民工作史的队列差异
·第五节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