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李村老人日常生活实践研究综述

作者:
仇凤仙
出版日期:
2022年4月
报告页数:
44页
报告字数:
41963字
所属图书:
倾听暮年:李村老人日常生活实践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包括日常生活理论、农民理性理论等在内的理论回顾,采用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试图将微观个体的人文关怀与宏大社会转型变迁融合,通过对农村社会中的普通老年群体日常生活的呈现,探讨其中内隐的观念结构和行为实践的逻辑依据,深度透视当前农村老人的生存状况,进而探析今日乡村世界的真实面目和农村老人的真实处境,探析他们的日常行为对于维系自身日常生活的价值,解析外部世界对于他们行动的消解和建构的力度、向度。
关键词:

家庭结构日常生活农村老人乡村转型生活理性

作者简介:

仇凤仙:仇凤仙 1979年1月生,安徽泗县人,社会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工作督导专业委员会理事,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社会政策与社会发展。在Ageing & Soci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Sciences、《公共管理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等S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一代农民工可持续生计研究(17BSH137),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村老人社会适应性实践研究——基于日常生活研究视角(AHSKY2015D62),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农村贫困老年人日常生活实践研究,主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农村社会学(2018mooc171)。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日常生活的常人视角
  • 乡土生活的经验实践
  • 农村社会变迁中的聚焦
第二节 现有研究的文献回顾
  • 日常生活理论
  • 农民理性理论溯源
  • 国内外老年研究现状
  • 现有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观察法
  • (二)深度访谈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
  • 本书研究的问题与核心观点
  • 思路与逻辑展开
  • 本书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