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李村老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生活理性分析

作者:
仇凤仙
出版日期:
2022年4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4912字
所属图书:
倾听暮年:李村老人日常生活实践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围绕提炼出来的“生活理性”相关知识进行理论溯源,进一步阐释李村老人如何在“生活理性”原则指导下进行日常生活实践的生产和再生产,他们如何运用情感性实践、礼仪性实践、经济理性实践等策略来维持自己日常生活实践并塑造积极能干的勤者型、自我奉献的宿命型、独立自主型的身份建构的过程。
关键词:

身份建构农村老人生活理性

作者简介:

仇凤仙:仇凤仙 1979年1月生,安徽泗县人,社会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工作督导专业委员会理事,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社会政策与社会发展。在Ageing & Soci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Sciences、《公共管理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等S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一代农民工可持续生计研究(17BSH137),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村老人社会适应性实践研究——基于日常生活研究视角(AHSKY2015D62),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农村贫困老年人日常生活实践研究,主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农村社会学(2018mooc171)。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生活理性的生成谱系
  • 生活理性的谱系追溯
  • 生活理性的维度阐释
  • 生活理性的文本界定
第二节 李村老人日常生活实践分析
  • 李村老人日常生活实践的类型建构
  • 李村老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形象建构
·第三节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