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慢性病人患病经历的三个悖论及医学人类学发展困境

作者:
余成普
出版日期:
2022年4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字数:
22725字
所属图书:
甜蜜的苦痛:乡村慢性病人的患病经历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进一步展现了乡村慢性病人患病经历的复杂性。对于曾经遭受“苦日子”的村民来说,物质生活改善可能让他们在过量摄取类慢性病方面更脆弱;从身病到命病,从药物治疗到仪式治疗的模糊对应显示了日常生活的策略和弹性;不发达的照护体系导致照护质量参差不齐、家庭负担加重,但这种实践体现了家庭和亲属系统作为一个道德整体是如何维系和可能的。此外,本文归纳了慢性病的人类学研究路径,并针对中国医学人类学面临的困境提出建议:民族医学不能局限于少数民族的医学,而应回到广义的界定中;应以更为丰富的民族志弥补访谈资料的不足等。
关键词:

公共健康医学人类学民族医学农村慢性病患病经历

作者简介:

余成普:余成普 安徽金寨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医学人类学和医学社会学;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生命的延续:器官移植的全球语境与地方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生命的礼物:血液捐赠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7)。

文章目录
·三个悖论
·慢性病的人类学研究路径
中国医学人类学的研究困境
  • (一)民族医学的人类学研究及其局限
  • (二)“凯博文范式革命”的中国处境
  • (三)基本诉求的“未完成状态”
  • (四)大规模传染病能否带给中国医学人类学第二波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