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0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作者:
张劲盛
出版日期:
2022年7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9647字
所属图书: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0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34项,其中内蒙古有“蒙古族长调民歌”和“蒙古族呼麦”两项。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以来,特别是2017年7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施行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以此“一法一条例”作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遵循和工作指南,全力以赴抓好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机制逐步健全,传承实践日益活跃,社会认同不断增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代表性传承人

作者简介:

张劲盛: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二级艺术评论员(副高级职称),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蒙古族传统音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目录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与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 (一)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情况
  • (二)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情况
  • (一)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制度建设情况
  • (二)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情况
  • (三)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情况
  • (四)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情况
  • (五)内蒙古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保护情况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困境及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