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城市社区服务的供需匹配: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作者:
冯猛
出版日期:
2022年10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3947字
所属图书:
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城市社区服务是在政府主导下,由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以及居民共同开展公益性社会服务和便民生活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社区服务的开展过程也是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相互匹配的过程。城市社区服务供需匹配强调效率逻辑,代表社区服务的规划思维,是应对社区服务多样化的资源配置策略。本文以供需匹配为导向,在分析四类供给方式相对优势以及重视居民需求意义的基础上,以上海浦东新区老年人需求为例,从需求内涵复杂程度、需求情感涉入程度、需求数量规模程度等三个方面对居民需求进行了维度分类,并尝试构建一套新型的社区服务供需匹配体系。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正处在从侧重数量向侧重结构转型的阶段,为实现供需匹配创造了现实条件,应以此为契机加强设计,推进社区服务升级。
关键词:

城市社区供需匹配居民服务

作者简介:

冯猛: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地方政府行为、基层社会治理。

文章目录
城市社区服务供需匹配的内涵
  • (一)社区服务供需匹配的内在机理
  • (二)社区服务供需匹配的外部定位
社区服务供给方式的相对优势
  • (一)政府供给的优势
  • (二)社会组织供给的优势
  • (三)市场供给的优势
  • (四)居民自组织供给的优势
社区居民需求分类:以老年群体为例
  • (一)重视社区居民需求的意义
  • (二)居民需求的维度划分:以老年人为例
社区服务供需匹配体系的构建:模型与应用
  • (一)社区服务供需匹配的模型构建
  • (二)供需匹配模型的应用:以老年人服务为例
  • (三)社区服务的供需匹配效果
·创造供需匹配条件推进社区服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