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让研究变活:社会学非虚构叙事的场景建构
作者:
严飞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6603字
所属图书:
魁阁学刊 2022年第2辑 总第7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2.36-52
关凯
游天龙
云南大学
谢寿光
摘要:
本文介绍了新芝加哥学派的场景理论,并从空间场景、关系场景和情感场景三个维度对场景(scenes)概念进行拓展,以进一步增强田野的在场感和叙事的细节性,从而更好地扩充社会学的非虚构叙事,形成一个让读者感同身受、值得反复阅读的深度故事(deep story)。本文认为,场景既是地理意义上的空间,也是建立社会联结、地方关系的场所;场景既可以给人社会归属感,也可以让人产生共通的情绪。研究者应该谨记,那些田野中情境性的事件流转、瞬时性的情感爆发,并不是宏大叙事的“零部件”,而是人们本真性的日常生活,蕴含着文化和意义之网。
关键词:
田野调查
情感体验
场景理论
非虚构叙事
作者简介:
严飞: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相关报告
情绪传播下的“野性消费”:场景生成、价值观共鸣与风险防控
大学生老化态度的干预策略
2022年珠峰民族文化旅游体验模型构建
导论
李村调查心得
互联网、快速交通与人类学研究转变
月影塘:道德期望与日常生活
雷山苗族鼓藏节田野调查报告
清水江下游苗侗碑刻文献遗产的人类学田野考察
农村女犯人研究的典型案例和田野调查
文章目录
·
新芝加哥学派的场景理论
·
空间场景
·
关系场景
·
情感场景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