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总体视野下的非虚构写作——以联民村、义乌的写作为例
作者: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9870字
所属图书:
魁阁学刊 2022年第2辑 总第7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2.53-63
关凯
游天龙
云南大学
谢寿光
摘要:
本文以笔者的联民村、义乌写作为例,倡导非虚构写作的总体视野。总体视野引导我们把细节的书写“安置”在总体生活实践中,既让细节“活起来”,也让细节可能潜藏“大的意义”。总体视野引导我们使细节的书写可能“展现”总体历史过程。总体视野引导我们关注非虚构书写的人物、故事与总体历史进程的“同步性”。总体视野下的非虚构写作是对自我的挑战,唯有努力做到“去遮蔽”,充分发挥“历史想象力”,才能使非虚构作品成为呈现人民社会生活实践的“真正的知识”,从而使其具有重要的历史与学术价值。
关键词:
中国农村
非虚构写作
总体视野
农民故事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社会学探索概论
圆桌访谈:非虚构写作的社会意义
对话网易“人间”工作室: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兴起与发展
首届“魁阁”社会学人类学写作工作坊——非虚构写作的社会学与人类学意涵
更多地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兼评《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
静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困境
中国农村贫困的转型及其挑战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试点模式研究概述
制度创新、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
家庭背景、体制转型与中国农村精英的代际传承(1978~1996年)
文章目录
·
缘起
·
总体视野
·
自我的挑战
·
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