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首届“魁阁”社会学人类学写作工作坊——非虚构写作的社会学与人类学意涵
作者:
邵滢候
殷陈茹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8634字
所属图书:
魁阁学刊 2023年第2辑 总第9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12.374-384
游天龙
胡洪斌
胡洪斌
云南大学
张雨龙
谢寿光
高万红
摘要:
非虚构写作近年来在学界逐渐引起广泛关注,通过叙述真实故事,深入探讨个体和群体的生活经验,提供社会文化数据,为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视角。而数字社会带来了信息的爆炸性增长,改变了人们获取、传播和理解信息的方式。在这个背景下,非虚构写作成了一个有力工具,帮助社会和人类学家深入了解和解释当代社会的各种现象与动态。本文就主题为“非虚构写作的社会学与人类学意涵”的首届“魁阁”青年学者论坛第二场的精彩内容进行了回顾。
关键词:
社会学
人类学
非虚构写作
作者简介:
邵滢候:
邵滢候,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殷陈茹:
殷陈茹,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华西的社会学与人类学(1942~1945年)——以《学思》杂志为例
比较社会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的互动
有关“宗教市场理论”的一次圆桌讨论
费孝通与大瑶山的永恒情结
梁永佳关于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的口述史
社会学探索概论
圆桌访谈:非虚构写作的社会意义
总体视野下的非虚构写作——以联民村、义乌的写作为例
对话网易“人间”工作室: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兴起与发展
表征与文化解释的观念
文章目录
·
第一单元
·
第二单元
·
第三单元
·
圆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