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成都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作者:
李宏伟 王小兰
出版日期:
2023年6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8579字
所属图书:
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推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儿童工作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儿童福祉和实现全龄友好具有重要意义。自2021年开始,成都市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建设指引,制定了2021~2025年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了2022年底实现儿童友好社区覆盖率不低于25%的目标,明确了建设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和实施途径。本文基于2022年对186个示范社区的实地调查,总结了成都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基本特点:一是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推进;二是六大建设板块齐头并进;三是友好建设融合社区治理;四是儿童参与贯穿友好建设;五是社会组织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本文从顶层设计的科学性、社区责任主体意识、建设资金使用、儿童委员会功能、社会组织参与、服务专业性与精准性等方面分析了成都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组织社区治理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委员会

作者简介:

李宏伟:管理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福利、社区治理与儿童保护、福利治理。

王小兰:博士,北京开放大学城市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福利、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

文章目录
成都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基本特点
  • (一)顶层设计多元协同推进
  • (二)六大建设板块齐头并进
  • (三)友好建设融合社区治理
  • (四)儿童参与贯穿友好建设
  • (五)社会组织发挥重要作用
成都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主要问题
  • (一)顶层设计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 (二)社区主体责任意识有所欠缺
  • (三)缺乏儿童友好建设专项资金
  • (四)儿童委员会的作用发挥有限
  • (五)社会组织参与面临诸多困难
  • (六)专业性精准性需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推动成都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优化整体布局,注重差异推动
  • (二)提升责任意识,加强能力建设
  • (三)多方筹措资金,资源整合使用
  • (四)链接外部资源,引入专业力量
  • (五)细分友好单元,提升精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