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民歌艺术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甘肃河州“花儿”为例

作者:
马瑾荣 康春英
出版日期:
2023年8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182字
所属图书: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河州“花儿”作为民歌艺术,文化内涵丰富,蕴含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智慧。与时俱进的特点和强大的社会性功能让“花儿”传唱百年,经久不衰。“花儿”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具体内容,更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花儿”的保护与传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本报告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厘清民歌艺术在当代的价值。在探索民歌艺术丰富的社会性功能的同时,结合社会实际情况,提出民歌艺术现代性转型策略,有效推动民歌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在这一过程中,重点是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在转型中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歌艺术

作者简介:

马瑾荣:回族,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康春英:回族,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章目录
·河州“花儿”的概述
发掘民歌艺术丰富的功能
  • (一)承载性功能
  • (二)教化性功能
  • (三)交际性功能
  • (四)娱乐性功能
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看民歌艺术的当代价值
  • (一)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
  • (二)增强了各民族的文化自信
  • (三)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认同
  • (四)丰富了各民族的日常生活
民歌艺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 (一)厘清“花儿”的来龙去脉和历史传承
  • (二)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彰显民族特色
  • (三)着重培养相关人才,打造文化品牌
  • (四)创新民歌艺术的形式,打造民族特色产业
  • (五)多方发力,走多元化道路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