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构建包容平衡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作者:
梁正 张辉
出版日期:
2024年1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9794字
所属图书:
敏捷与协同:人工智能治理理念与实践前沿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因素,也是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稳经济大盘背景下,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助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在此过程中,为人工智能发展把锚定向的人工智能治理,又将构建怎样的体系,发挥怎样的作用,成为一项必须关注的前沿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以人工智能治理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球范围内,各主要国家或代表性地区先后发布了人工智能相关战略、规划或重大计划,以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取得竞争优势。人工智能应用不仅极大提高了交通、医疗、金融、教育、制造和农业等传统经济社会部门的生产效率,也提升了法治社会、政府管理、公共安全、危机应对等方面的现代化治理水平。与之相伴的是,全球范围内,对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风险、隐私侵犯、就业替代和技术安全等方面的争议不绝于耳;世界诸国或地区渐有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竞赛”向“人工智能技术规制竞赛”转变之势。构建符合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

社会治理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新兴科技治理

作者简介:

梁正: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创新管理、新兴技术及其治理。

张辉:浦江国家实验室(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治理、博弈论与政策设计。

文章目录
·引言
·国家人工智能治理面临的治理困境
人工智能的特征与风险
  • (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轫于深度学习
  • (二)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驱动因素
  • (三)技术内生性不确定性
  • (四)人工智能的应用性隐忧
·人工智能治理的定义
·人工智能的综合性治理框架
人工智能治理实践建议
  • (一)重视价值导向
  • (二)囊括多元治理主体
  • (三)厘清多重治理对象
  • (四)推进多条治理机制
  • (五)运用多尺度的治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