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宏观教育系统层面:家校合作跨界行动的制度化过程及特征

作者:
吴重涵 张俊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5971字
所属图书:
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与学理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基于对学校开展家校合作工作持续性的关切,通过探讨制度化与文化持续性的关系,讨论家校合作制度化程度对于文化持续性的重要性;通过探讨教育跨界行动(包括家校合作活动)制度化不同阶段的特征,试图给出一个适于各地各学校判定自己家校合作制度化程度(以及其他跨界教育教学改革行动)的一般特征。最后,提出提升家校合作工作制度化水平的若干专业建议。
关键词:

制度化跨界行动家校合作宏观教育系统层面

作者简介:

吴重涵: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和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妇儿工作委员会儿童工作专家库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江西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家庭教育译丛》主编。近十年来,连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中央级科研机构业务专项重大项目1项,并为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在《新华文摘》(全文转载5篇)、《教育研究》(4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发展研究》、《光明日报》等发表(转载)多篇家庭教育专业论文,出版著作4部、译著2部,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入选全国首届教育实证研究十佳论文,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和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等。

张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副研究员,曾任江西省家校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学术月刊》杂志副主编,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儿童发展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12项,当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面向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家校社共育机制研究”;主持(参与)出版著作6部;在《新华文摘》《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转载)论文20余篇,相关研究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三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首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论文等。

文章目录
·制度化与文化持续性:正相关关系
·制度化过程及其特征:基于文献的梳理
·跨界行动的制度化过程特征:一份修订的框架
框架概念运用:对家校合作行动的经验分析
  • (一)本书研究家校合作行动的指称
  • (二)研究样本
  • (三)结果
  • (四)对制度化中止的讨论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