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与社会治理
作者:
薛品
出版日期:
2024年1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718字
所属图书:
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01.245-256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王延中
赵天晓
徐文华
丁赛
王锋
张继焦
摘要: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人口领域重要发展指标。近些年全国范围包括许多民族地区在内,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较为严重。失衡原因主要包括: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科技在生育领域非法滥用。从国家到民族地区,近些年相关部门综合运用社会治理手段,实行较为宽松的生育政策,改变重男轻女的文化环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近些年民族地区出生性别比有较大改善。
关键词:
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治理
出生人口性别比
作者简介:
薛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社会研究室副研究员。
相关报告
儿子还是女儿——一个苗族村寨的性别选择途径与治理效果分析
导言
研究框架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现状
出生人口性别比贡献率研究
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原因及后果
结论与思考
养老基金和责任积累:中国面临的选择
麻省理工学院对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危机的解决方案
探索养老金改革之路:波兰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
文章目录
·
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
·
多重原因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
生育政策放宽、出生率下降对出生性别比影响较为复杂
·
当前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
·
综合运用社会治理手段,改善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