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谁的民族志电影
作者:
陈学礼
出版日期:
2024年1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6297字
所属图书:
民族志电影笔记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01.17-25
陈学礼
摘要:
影视人类学(影视民族学)是与民族志电影密切相关但不相同的概念,作者将影视人类学视为民族志电影生产实践和对民族志电影生产实践进行的理论思辨的有机融合:一部分是民族志电影的生产;另一部分是对民族志电影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作者倾向用戈尔德·施密特对民族志电影的定义,因其不但明确了民族志电影的三个重要信息:运用镜头的拍摄来完成影片、承担文化解释的功能、强调民族志电影的摄影师要保证自己和拍摄设备对于拍摄现场没有产生任何的影响;而且揭示了民族志电影拍摄制作过程中的跨文化过程。为更好地理解民族志电影作为一种人工产品的特点,作者提出 “谁拍摄的民族志电影”问题,因这一问题强调单个的个体在民族志电影生产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使我们思考哪些主体对民族志电影做出了贡献。民族志电影应该是制作者和摄像机跟前的人物在互为主客体的关系状态下促成的一个结果。
关键词:
影视人类学
民族志电影
影视民族学
作者简介:
陈学礼:
现就职于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影视人类学实验室,主要从事民族志电影摄制、影视人类学教学,以及乡村影像的在地培训工作。
相关报告
云南大学东亚影视人类学论坛——七集系列片《中国民族志电影的起点》
《匠鑫》的创作与生产反思
云南大学影视人类学课程发展、体验与实践回顾
“影像志”实验“民族志影像工作坊(之一)——独龙族”综述
民族志电影的情景事实
令人痴迷的民族志电影
一个镜头内部的意义
影生影
音像之音
忙里偷闲一鱼竿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