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健康管理(体检)信息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报告

作者:
强东昌 武留信 朱玲 赵志坚
出版日期:
2024年3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7329字
所属图书:
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No.6(2023~2024)
摘要:

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高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条件。健康管理(体检)作为信息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行业,其服务的规模化、规范化、高效化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非常高。设计科学、功能完备、运行顺畅的信息系统是健康管理(体检)工作便捷高效、规范运行的前提。随着国家层面大健康支持政策的不断完善,行业标准体系不断建立和研发企业的持续改进,以体检软件为核心的健康管理(体检)信息系统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开始从单纯体检软件向全流程健康管理方向发展,涵盖了健康管理(体检)检前、检中、检后三个业务板块。但在快速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如健康管理(体检)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科技名词术语不够规范,适用标准还比较少,标准化的意识和应用程度不高,机构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多,还缺少对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等。这些问题给健康数据的互联共享、深度挖掘和科学应用带来了严重影响,也延缓了健康管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形成和应用。本报告通过回顾我国健康管理(体检)信息系统研发的历史过程、发展现状,收集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在应用信息系统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信息系统研发企业的现状和挑战,预测分析我国健康管理(体检)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着力点,从而为研发企业把握行业发展变化、调整开发经营策略提供科学和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数据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健康体检体检软件

作者简介:

强东昌:硕士研究生,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管理个体化方案研究和健康评估、健康管理与信息标准。

武留信:原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研究员,飞行员健康鉴定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要创始专家和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分会会长,先后受聘为中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医学院校的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及移动健康管理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和中南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等。主要从事军事飞行人员(航天员)医学选拔与健康鉴定、健康管理/慢病健康管理学术理论与健康产业政策等研究。承担和参与完成国家及军队科研课题20余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中华健康管理学》和2018~2024年《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健康管理蓝皮书)。主持完成国家首批健康管理卫生信息团体标准和多个健康管理与慢性病健康管理专家共识。主编的《健康每一天》健康科普图书获多项国家图书出版奖。

朱玲: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原主任、主任医师。现任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慢病健康管理学组组长。主要从事健康管理/慢性病健康管理与抗衰老等研究。担任《中华健康管理学》编委会副主任委员、2018~2024年《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健康管理蓝皮书)和《健康每一天》副主编及《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等杂志编委等。参与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发布的一系列共识、指南与规范的编写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等。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在全国性及省市级健康管理学术会议作报告百余场。为中华医学会首批健康管理专家会员。

赵志坚:本科,广东康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管理(体检)信息系统研发。

文章目录
健康管理(体检)信息系统的界定与沿革
  • (一)相关概念与界定
  • (二)历史沿革
  • (三)价值意义
健康管理(体检)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 (一)政策支持不断完善
  • (二)标准体系不断优化
  • (三)机构需求不断提升
  • (四)企业研发持续改进
  • (五)百姓关注度和利用度逐渐提高
健康管理(体检)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 (一)标准化成为突破行业发展“瓶颈”之刚需
  • (二)信息系统精准化成为主研方向
  • (三)互联网+AI成为信息服务发展新业态
  • (四)信息系统的行业认知度和第三方评价受到重视
我国健康管理(体检)信息系统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一)面临的主要挑战
  • (二)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