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互联网数字工作者的睡眠研究
作者:
李曼竹
出版日期:
2024年3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3245字
所属图书: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03.146-162
刘娜
王俊秀
张衍
摘要:
本研究对不同程度互联网涉入职业群体的睡眠状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发现,在每晚平均睡眠时长方面,除了工作中“数字技术不可或缺”的群体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外,其余各组均长于7小时。且随着职业群体互联网涉入程度的加深,10小时及以上睡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对比发现,高互联网涉入职业群体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显著比低、中互联网涉入职业群体短。在睡眠质量自评方面,不同程度互联网涉入职业群体的睡眠质量自评为“尚好”和“非常好”的比例在70%左右。在每天平均午睡时长方面,不同程度互联网涉入职业群体中有午睡习惯的比例均在50%以上,中互联网涉入职业群体的每天平均午睡时长较长。基于人口学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按照年龄分类,不同程度互联网涉入职业群体中,18~30岁群体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较长,31~45岁群体的睡眠质量自评均值较小;按照性别分类,低、高互联网涉入职业群体中,女性的每天平均午睡时长显著比男性短。
关键词:
睡眠时长
午睡时长
睡眠质量自评
互联网数字工作者
作者简介:
李曼竹: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态和社会变迁。
相关报告
不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群体的睡眠研究
不同年龄段群体的睡眠研究
不同就业状况群体的睡眠研究
中国差旅人士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生命意义感对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中国生活压力对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中国不同职业群体的睡眠状况研究报告
中国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的睡眠研究报告
中国不同世代群体的睡眠研究报告
中国共同富裕视角下的睡眠平等
文章目录
·
引言
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变量
研究结果
(一)不同程度互联网涉入职业群体的睡眠状况
(二)不同程度互联网涉入职业群体中不同人口学特征群体的睡眠状况
·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