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构建县域中医药服务体系,筑牢县域医共体防病治病网络

作者:
程远
出版日期:
2024年2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5918字
所属图书:
中国县域医共体发展报告(2023)
摘要:

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中,中医治未病的传统优势符合医共体的价值取向,其诊疗优势满足现代化和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要求,中西医结合有利于发挥防病治病的协同作用,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征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因此中医药在构建县域医共体防病治病网络中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发展面临服务能力亟待加强,中医药人才管理和培养存在薄弱环节,县域中医药服务相关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基层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中医药相关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应当从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建立中医药人才的引进、管理、培养和流动机制,完善县域中医医共体体制机制,加强县域中医药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中医医疗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医药相关产业发展等六个方面推动县域中医药服务体系发展。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中医药服务体系防病治病网络

作者简介:

程远: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与金融经济、货币经济学、一般均衡分析。

文章目录
中医药在构建县域医共体防病治病网络中的重要意义
  • (一)中医治未病的传统优势符合医共体的价值取向
  • (二)中医的诊疗优势符合现代化和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要求
  • (三)中西医结合有利于发挥防病治病的协同作用
  • (四)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征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
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 (二)中医药人才管理和培养存在薄弱环节,基层中医药人才严重缺乏
  • (三)县域中医药服务相关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市场规范和质量评价标准有待完善
  • (四)基层中医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
  • (五)基层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
  • (六)基层中医药相关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推动县域医共体中医药服务体系发展
  • (一)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 (二)建立中医药人才的引进、管理、培养和流动机制
  • (三)完善县域中医医共体体制机制
  • (四)加强县域中医药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
  • (五)加强县域中医医疗信息化建设
  • (六)推动中医药相关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