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关系型发展视角下社会工作参与工业化村庄振兴的路径研究

作者:
何雪松 匡梦叶
出版日期:
2024年10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8912字
所属图书:
魁阁学刊 2024年第1辑 总第10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尝试结合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和社会工作的关系视角建构整合性的关系型发展视角,在关系型发展视角下探讨社会工作参与工业化村庄振兴的路径。本文以社会工作在长三角一个工业化村庄的实践为例,指出社会工作在关系型发展视角取向下,通过关系主体、关系链、关系网络、关系共同体四个层面的介入,从“服务-组织-空间-情感”四个维度打造新型村庄共同体。社工以服务为切入点,聚焦服务对象胜任能力建设,实现关系主体的主体性恢复和提升;聚焦培育自组织,实现关系主体之间的联结,形成关系链;聚焦物质空间和社群空间的营造,织密了村庄关系网络;聚焦情感的积累和历史的传承,实现“点-线-面”多层次的联结,助力新型村庄共同体的形成。在乡村振兴中,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同样重要,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社会投资,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能降低村庄治理成本,推动经济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

乡村振兴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社会工作的关系视角关系型发展视角

作者简介:

何雪松: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匡梦叶: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理论视角:从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到关系型发展视角
  • (一)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
  • (二)社会工作的关系视角
  • (三)关系型发展视角:一个整合性视角
实践场景:工业化的仓村
  • (一)仓村的转型挑战
  • (二)社会工作实践的“点线面体”
  • (三)社会工作的服务成效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 (一)服务
  • (二)组织
  • (三)空间
  • (四)情感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