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街道(乡镇)社工站建设分析报告

作者:
李晓壮
出版日期:
2024年7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1818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23~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经过地方实践探索以及国家整体推进,社工站在加强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思想认识不足,影响推进进度;基层部门各有所向,影响落地程度;队伍综合能力不够,影响运行质量;项目活动多服务少,影响专业效能;保障经费紧张,影响推进力度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统一思想,明确社工站建设方针;打通体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辩证思维,处理好嵌入与脱嵌关系;事业视角,加强队伍能力建设;保障经费,促进社工站可持续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建设人才队伍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工作服务站

作者简介:

李晓壮:博士,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社会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结构、社区研究、流动人口。主要著作:《迈向均衡型社会——2020北京社会结构趋势研究》(专著)、《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基于成都市的实例考察》(专著)、《延庆调查——县域社会建设考察报告》(合著)。主持课题:“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首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研究”(北京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共同富裕路径研究”(智库重大课题)等20多项。主要论文:《城市治理体系初探——基于北京S区城市管理模式的考察》《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创新研究——基于北京市中关村街道东升园社区的调查》《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逻辑及实现路径研究》等50多篇,荣获第十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十四届优秀调研成果优秀奖、第十五届二等奖,第二届费孝通田野调查优秀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文章目录
街道(乡镇)社工站建设进展与实践
  • (一)实践探索,政策要求
  • (二)规划引领,建章立制
  • (三)体系推进,保障跟进
  • (四)分步实施,效果显著
街道(乡镇)社工站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思想认识存在不足,影响推进进度
  • (二)基层部门各有所向,影响落地程度
  • (三)队伍综合能力不足,影响运行质量
  • (四)项目活动多服务少,影响专业效能
  • (五)保障经费紧张,影响推进力度
加强街道(乡镇)社工站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统一思想,明确社工站建设方针
  • (二)打通体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 (三)辩证思维,处理好嵌入与脱嵌关系
  • (四)事业视角,加强队伍能力建设
  • (五)保障经费,促进社工站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