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市传统农户种植业市场竞争力调研报告

作者:
李泽媛 孙梦洁 叶美艳 陈雪原
出版日期:
2024年6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3094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23~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为深入调查京郊农户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土地综合利用水平,本报告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100个村级固定监测点和1000户固定监测户进行动态追踪调查,着重分析2020~2022年北京市农村“人、地、产”发展情况。结果显示:种植业、林果业等第一产业和民宿、餐饮等第三产业是村庄经济主要来源;农户承包地流转比例持续提升,种植结构分化明显,蔬菜和鲜果种植区域特征显著;花卉、西瓜、草莓、蔬菜、大桃、梨和板栗等作物亩均利润较高。目前,仍然存在农地细碎化、种植业集约化水平低、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亟待提升、农业生产力偏低且机械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据此,本报告提出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平稳发展的对策建议:立足都市农业和科技农业,推进首都农业现代化;明确七大精品产业,制定专项行动计划;推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发挥涉农国企的龙头作用,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等。

关键词:

北京村集体经济种植业市场农产品竞争力

作者简介:

李泽媛:李泽媛,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孙梦洁:管理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城乡发展处副处长。2013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专业博士后出站。主要从事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评价、农户经济行为等研究。合著2020~2022年度《集体经济蓝皮书: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报告》。在《经济科学》《经济评论》《经济问题探索》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五十批面上资助项目”和“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等项目。获“优秀皮书报告奖”2次、北京财政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1次。

叶美艳: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城乡发展处四级主任科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集体经济组织体制机制、城乡融合发展。

陈雪原: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系,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总经济师,主要从事城镇化、集体经济治理与集体土地改革等领域理论与政策研究、改革试验示范工作。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理论经济学专业博士后出站。出版专著《村富论:1978—2006年北京郊区40个村庄调查》《乡镇统筹》,合著2020~2022年度《集体经济蓝皮书: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报告》。发表《关于“双刘易斯二元模型”假说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等论文多篇。主持北京市“三统筹”改革试验示范项目(2021~2025年)、北京市100个村集体经济运行状况跟踪监测点项目,受邀指导京郊乡村两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土地改革、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等相关工作,调研报告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获中国农业经济学年会年度优秀论文奖1次、农业农村部农村政策与改革系统优秀调研报告奖3次、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1次、“优秀皮书报告奖”2次、北京市委市政府优秀调研成果奖2次。

文章目录
·数据来源
京郊农村经济与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 (一)村经济创收主要取决于第三产业,但第一产业仍占据重要地位
  • (二)种植业、林果业、民宿和餐饮是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
  • (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缓慢,以土地和房屋出租为主
  • (四)村集体经济组织支出缓慢上升
  • (五)村集体经济占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较低,且逐年下降
  • (六)农户收入稳定增长,占村非公有经济近九成,农民合作社收入占比最低
京郊农村承包地经营现状
  • (一)农户承包地流转比例持续提升
  • (二)种植结构分化明显
京郊主要农产品生产与成本收益分析
  • (一)蔬菜、鲜果等区域集中特征较为显著
  • (二)花卉、西瓜、草莓、蔬菜、大桃、梨、板栗等亩均利润较高
农地利用与种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农地细碎化明显,农户种植意愿下降,自营农户占比已不足1/5
  • (二)种植业集约化水平相对偏低
  • (三)菜篮子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 (四)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农业生产现状比较
  • (一)北京市第一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偏低
  • (二)北京市农作物(种植业)土地产出水平相对居中
  • (三)北京市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四)北京市机械化水平偏低
种植业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一)立足都市农业和科技农业,推进首都农业现代化
  • (二)明确七大精品农业,制定专项行动计划
  • (三)推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 (四)发挥涉农国企的龙头作用,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