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空间-行动者-事件:过渡型社区生活服务供给的一种视角

作者:
杨君 陈晨 于滢
出版日期:
2024年12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7622字
所属图书:
魁阁学刊 2024年第2辑 总第1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过渡型社区既是城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我国土地开发模式、户籍管理政策和基层社区治理转型的产物。学界从国家-社会视角、空间视角和社会资本视角对过渡型社区进行了研究,忽视了社区公共空间蕴含的生活属性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本文将文化社会学与中国生活学研究相结合,拓展了空间社会性的生活意涵,从空间、行动者和事件三个维度提炼了社区生活服务供给背后蕴含的文化逻辑。结合过渡型社区生活服务供给面临的现实困境,本文构建了过渡型社区生活服务供给模式。研究发现,构建行动者网络、活化社区存量空间、建立多主体参与式机制是创新过渡型社区生活服务供给模式的核心内容,也是重塑社区人的生活、挖掘社区生活文化意涵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生活服务公共空间文化社会学过渡型社区空间的社会性

作者简介:

杨君:社会学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研究方向:社会理论、文化社会学、城乡社会学。在《中国农村观察》《城市发展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学文摘》全文转载。

陈晨: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社区治理、社会工作。

于滢: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社区治理、社会工作。

文章目录
·问题提出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理论基础:中国生活学、空间社会性与文化社会学
  • (二)分析框架:“空间-行动者-事件”
过渡型社区生活服务供给的三个案例分析
  • (一)J社区生活服务供给:组织资源整合与精神文化引领
  • (二)H社区生活服务供给:活化存量空间与再造居民关系
  • (三)G社区生活服务供给:能人带动与渐进式的便民文化服务
过渡型社区生活型公共服务供给的理想模式
  • (一)搭建行动者网络、联动多元主体与消弭文化隔阂
  • (二)促进社区空间更新与再造:赋予空间新文化意蕴
  • (三)建立“参与式”生活服务机制:以价值共创促进社区文化再生产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