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校家社”携手共画育人同心圆党建赋能扩大社区“朋友圈”

作者:
大望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24年10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字数:
5030字
所属图书:
深圳妇女儿童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密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家庭教育这一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对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大望社区党委通过建立“校家社”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多元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儿童友好空间、鼓励儿童参与社区治理等多项创新举措,有力推进“校家社”“三位一体”高效合作,以“山水人文”孕育出一批特色品牌服务项目,以“身心并重”建立起立体化儿童保护体系,以“共育之心”夯实社区“一核多元”治理基础,“校家社”共画育人同心圆,扩大社区朋友圈,全方位护航儿童成长。
关键词:

留守儿童家庭文化一核多元“校家社”协同育人立体化儿童保护体系

作者简介:

大望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大望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成员:高桂秀(统稿),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大望社区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詹晓萍(文献研究),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大望社区党委副书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家庭教育、社区家长学校;姜亦雄(执笔),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大望社区组织员,助理社会工作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家长学校。

文章目录
·引言
·背景情况
具体做法
  • (一)建立“校家社”联席会议制度,拉近与群众距离
  • (二)建立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提升服务质量
  • (三)升级优化服务阵地,打造儿童友好空间
  • (四)成立儿童议事会,为社区治理贡献儿童力量
实效与贡献
  • (一)依托“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孕育多个品牌服务项目
  • (二)通过“校家社”联席会议制度夯实社区“一核多元”多元的治理基础
  • (三)建立起立体的儿童保护体系,全方位护航儿童成长
启发与思考
  • (一)加强对儿童议事会的支持和引导
  • (二)联结外部资源,丰富服务内容
  •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群体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