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数字化与医疗保障治理现代化

作者:
郑功成 华颖
出版日期:
2024年12月
报告页数:
39页
报告字数:
33693字
所属图书:
中国医疗保障发展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我们已经迈入了不可逆的数字化时代。医疗保障作为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且唯一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更是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推动其治理现代化。从21世纪初启动“金保工程”,到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大力推进医保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再到近年来的智能监管与大数据反医保欺诈,我国医保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取得了全方位进展并积累了宝贵经验。然而,这些进展尚不足以支撑医保治理的全面现代化。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提速的新要求和医保制度定型发展的客观需要,应当进一步提高对数字化转型及以数智赋能医保治理现代化的认识,加快健全完善医保标准化和信息化体系,切实维护医保数据安全,加强部门协同,充分发挥第三方力量助力医保治理现代化的作用,有序开发利用医保数据。一个高质量的法定医疗保障制度与智能化的医保治理体系相结合,不仅能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加公平普惠、强有力的医疗与健康保障,还将持续推动“三医”高效协同发展。

关键词:

医疗保障现代化数字化转型医保治理

作者简介:

郑功成:男,1964年生,湖南平江人,武汉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兼国家“十四五”“十五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多个部委咨询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社会保障评论》主编。长期从事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及与民生相关领域的研究,是“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保障国民共享发展成果”“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战略”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和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出版有《中国社会保障论》《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中国社会保障30年》《全球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回顾与展望》《从饥寒交迫走向美好生活:中国民生70年(1949~2019)》《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中国民生保障》等多部重要著作,发表理论学术文章500多篇。主持国家战略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与决策咨询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以及多个中央部委重点科研项目。荣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首届孺子牛金球奖荣誉奖,全国挑战杯园丁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多种全国性或省部级学术与教学奖励,以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和“为首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称号,是北京市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华颖: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领域为医疗保障与卫生经济。

文章目录
医保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 (一)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的必然性
  • (二)医保治理与医保数据治理
  • (三)数字化转型对医保治理的独特价值
医保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线索
  • (一)金保工程开启医保信息化建设的序幕
  • (二)从信息化、标准化走向数字化
  • (三)国家医保局成立后的有效行动
医保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效果
  • (一)以数字化促医疗保障治理现代化正在成为共识
  • (二)医保治理数字化转型发展成效
  • (三)基本经验
以数字化高效支撑医保治理现代化
  • (一)进一步提高对数字化转型及其在医保治理现代化中赋能作用的认识
  • (二)进一步健全完善医保标准化、信息化体系
  • (三)切实维护医保数据安全
  • (四)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协同
  • (五)发挥第三方力量有序开发利用医保数据,助力医保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