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公共政策绩效的社会效应:以脱贫攻坚为例》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作者:
杜娟
出版日期:
2024年10月
报告页数:
34页
报告字数:
27195字
所属图书:
公共政策绩效的社会效应:以脱贫攻坚为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对政策绩效、政策连续性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梳理和分析了中国政府治理、中国贫困治理和社会认知形成机制三大部分的文献。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政府治理中的中央和地方关系以及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证基础。但是,也应当看到现有文献的研究水平和理论原创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亟须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三个重要方面实现突破。
关键词:

社会认知贫困治理政府治理脱贫攻坚公共政策绩效

作者简介:

杜娟: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理论、中国语境下的公共治理。论文发表于Public Administration、Public Management Review、The China Quarterly、《公共行政评论》、《公共管理评论》等期刊。研究成果获首届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国际学术会议(ICCPS)最佳论文奖、中国公共管理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入选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项目(扬帆专项)。担任Public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编委。

文章目录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政策绩效与治理
  • (二)政策连续性以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三)政策不连续的原因和表征
中国政府治理的相关理论解释
  • (一)治理体制视角下的政府治理
  • (二)地方自主性视角下的政府治理
  • (三)现有理论解释的不足
中国贫困治理的相关理论探讨
  • (一)中国贫困治理绩效的三种理论解释
  • (二)中国贫困治理的政策效果评估
  • (三)不足与发展空间
社会认知形成机制的理论脉络
  • (一)社会学路径
  • (二)政治学路径
  • (三)公共政策路径
  • (四)中国语境下的政府治理和公众态度研究
研究述评和理论空间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