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社会学的“学院派”
作者:
李培林
出版日期:
2020年11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15085字
所属图书: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1.167-190
李培林
摘要:
本文对学院派的四个分支的具体研究内容分别做了介绍。“文化综合学派”以孙本文、吴泽霖等为代表,从一般社会原理的研究到社会事业的开展,为中国社会学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整体建设方案。 “人口学派”以陈达、许仕廉等为代表,他们把人口问题视为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从此出发分析中国社会变迁中出现的问题。农村社会学研究以杨开道为代表,他提出,农村不同于一般的“共同社会”,它是一种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地方共同社会”。优生学研究以潘光旦为代表,他从社会优生学入手,试图通过中国多种历史资料来分析影响中国人口素质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
关键词:
农村社会学
中国社会学
优生学
文化综合学派
人口学派
作者简介:
李培林:
相关报告
村落类型研究及河北行仁庄调查概况
深化农村留守人口问题研究
李村调查心得
导论
对易村的再认识和研究方法
认识乡村中国:农村社会学调查研究的理想与现实
乔启明的中国农村研究及其开创意义
中国社会学崛起的历史基础
作为知识共同体的社会学芝加哥学派
胡荣教授与中国社会学
文章目录
·
社会学的“文化综合学派”
·
社会学的“人口学派”
·
学院派的农村社会学研究
·
学院派的优生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