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性别的马克思主义诠释
作者:
杨凤
YANGFeng
出版日期:
2009年7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2885字
所属图书:
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7.34-47
谭琳
姜秀花
摘要:
社会性别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引入中国后,作为一个分析视角和范畴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研究领域。在应用西方这一理论的过程中,如何把它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相结合、建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性别解释,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对社会性别给予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并对其局限性予以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补充和矫正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
性别
女权主义
马克思主义
作者简介:
杨凤:
YANGFeng:
相关报告
基础理论:女性主义(feminism)
“妇女解放”与女性乌托邦
厚望所寄:妇女与家庭美德
社会性别、族裔与差异
女权主义电影批评视野中的《金陵十三钗》
略论中国女权主义思想发展阶段及形成过程的特点
罗尔斯正义理论中家庭的缺场——女权主义的批判视角
魏特夫:东方社会研究
基希海默:民主法治国家的期盼
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文章目录
在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对话中把握社会性别含义的必要性
1.社会性别理论本土化的需要
2.准确把握社会性别理论含义的需要
3.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需要
社会性别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1.社会性别差异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2.消除不合理的性别差异的目标是实现男女平等,最终目的是人的解放
3.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观念的变革消除不合理的性别差异,实现性别平等
社会性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补充和矫正
1.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自然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关系
2.片面归咎于文化构建和男性压迫
3.完全取消性别差异的偏激